一、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(核心成因)
石英玻璃在非均匀温度下就会产生应力。在任何特定温度下,石英玻璃都有其相应的原子结构,并且组成石英玻璃的原子空间结构都是“最合适的”。原子间隙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,一般称之为热膨胀现象。当石英玻璃不均匀受热,就会导致不均匀膨胀。
产生应力的原因一般是热的区域向外膨胀,但被周围冷的区域所限制,这种应力是收缩应力,一般不会造成产品的损坏。如果温度足够高能让石英玻璃软化应力就会得到缓解。然而,如果石英玻璃冷却速度过快,导致粘度增加过快,内部原子结构来不及随下降温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,应力会再次出现,但这种应力是一种“拉”应力,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损坏。
应力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越来越大,当冷却结束时会达到很高的水平。事实上在石英玻璃粘度大于10^4.6泊时的温度称为应变点,在这种温度下,石英玻璃的粘度很大,应力不会减少。
二、相变与结构弛豫引发的应力
亚稳结构弛豫:熔融石英在高温熔融状态下,原子排列混乱程度高;冷却时,原子试图向更稳定的结构弛豫,但玻璃态的高黏度限制了原子迁移,导致内部结构处于亚稳态,产生弛豫应力。这种应力随时间可能缓慢释放(如玻璃的 “时效” 现象)。
微观晶化倾向:若熔融石英在特定温度区间(如接近析晶温度)长时间保温,可能出现微量晶化(如析出方石英微晶),晶体与玻璃相的体积差异会引发相变应力。
三、外部荷载与机械作用
1、加工过程中的应力引入
熔融石英制品在切割、研磨、抛光等加工时,机械力会导致表层晶格畸变,产生加工应力。例如,砂轮切割玻璃时,刃口处的局部高温与机械挤压会形成应力集中。钻孔、开槽等操作若工艺不当,缺口处易产生应力集中,成为裂纹源。
2、使用环境中的荷载应力
作为结构材料时,熔融石英承受外部机械荷载(如压力、弯曲力),导致宏观应力。例如,熔融石英玻璃器皿盛装重物时产生的弯曲应力。
四、热冲击与温度剧变
1、急热急冷引发的瞬时应力
熔融石英虽热膨胀系数低(约 0.5×10⁻⁶/℃),但在温度剧变(如从室温骤升至高温或浸入冰水)时,局部温差仍会导致快速热胀冷缩,产生瞬时热应力。例如,实验室用石英玻璃器皿遇骤冷骤热易破裂。
2、周期性温度波动
长期在交变温度环境中(如窑炉内衬、高温设备窗口),熔融石英因反复热胀冷缩积累疲劳应力,加速材料老化开裂。
五、化学作用与应力耦合
1、腐蚀与溶蚀应力
熔融石英与强碱性溶液(如 NaOH)或高温酸性气体(如 HF)接触时,表面被腐蚀溶解,破坏结构均匀性,产生化学应力。例如,玻璃被碱腐蚀后,表层体积变化或形成微裂纹。
2、化学气相沉积(CVD)应力
若通过 CVD 工艺在熔融石英表面沉积其他材料(如 SiC 涂层),两者的热膨胀系数或弹性模量差异会导致界面应力,冷却后可能引发涂层剥落或基体开裂。
六、内部缺陷与杂质的影响
1、气泡与杂质包裹体
熔融石英熔炼过程中若残留气泡或杂质(如金属离子、未熔融晶体颗粒),气泡边缘或杂质与玻璃相的物理性质差异(如热膨胀系数、弹性模量)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。例如,气泡周围易在受力时产生裂纹。
2、微裂纹与结构缺陷
原材料中的杂质或熔炼缺陷会导致熔融石英内部存在微裂纹,外部荷载或温度变化时,微裂纹尖端会产生应力集中效应,加剧裂纹扩展。
来源:晶格半导体